1、指导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绝对卧床,抬高患肢,保持良肢位,避免肢体负重,局部制动,直至关节症状缓解后72 h开始恢复活动。慢性期,控制诱发因素,加强功能锻炼,避免过度疲劳。若运动后关节疼痛超过1~2 h,应暂停此项运动。经常改变姿势,使受累关节舒适。活动时尽量用大肌群,如能用肩负重就不用手提,能用手臂就不用手指等。不长时间持续干重体力工作,交替完成轻、重不同的工作。若关节肿痛,尽量避免其活动。居住环境要干燥、通风、防潮湿、避寒冷。鼓励患者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发作时可局部冷敷,24小时后可行热敷、理疗、保暖,可减轻疼痛。 《午瀹健康》
2、饮食护理
(1)发作期禁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肝、肾、胰、脑,沙丁鱼,凤尾鱼、小虾、禽类,骨髓、浓肉汤、肉馅、菌类及花生、干豆、全麦、龙须菜、蘑菇、菠菜。要多食偏碱性食物。
(2)在急性发作时应选用无嘌呤食物,如脱脂奶、鸡蛋、植物油等,或选用低嘌呤食物如富强粉面包、饼干、稻米饭、蔬菜、水果、马铃薯、甘薯、海带等。多饮水,改变烹饪方法,将肉类先煮去汤后再烹饪。发作期病人常无食欲,食物应尽量精细,如面包、稻米饭等,两餐之间可用碳酸氢钠类液体。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2 000~3 000 mL,使其24 h尿量达2 000 mL以上,有利于尿酸的排泄,防止结石形成。
(3)缓解期患者可给予平衡膳食,避免高嘌呤饮食,每周应有2日无嘌呤饮食,可适当进食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牛、猪、羊肉、豆类、花生、芦笋等;鼓励进食含微量嘌呤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米等。饮食中注意补充维生素及铁质,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因此类食物富含维生素C,能提高尿酸盐溶解度,有利于尿酸排出。督促患者戒酒,因乙醇易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可诱发痛风发作。
(4)控制体重,限制总热量,每天热量为25~30 kcal/kg,避免过胖,限制脂肪及动物蛋白,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为0.8~1.0 g/kg,以食用植物蛋白为主,以减少外源性尿酸的形成。脂类可减少尿酸的排泄,应控制在每天50 g。使用合理的烹调方法,如将肉食类煮沸弃汤后再行烹调,禁用辣椒、香料及调味品等食物,以免诱发痛风。《午瀹健康》
3、加强体疗和理疗
体疗以伸展和屈曲为主,理疗包括有热敷、温水浴、紫外线按摩,以增加关节的血液循环。《午瀹健康》
4、不能饮酒和吸烟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安排作息计划。按时服药,严格控制饮食,保护关节,穿鞋不要太紧,避免摩擦,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避免情绪紧张、寒冷饥饿、感染、创伤等因素,以免疾病复发。《午瀹健康》
5、定期复查
尿酸、血象、肝肾功能,必要时加用保肝药物。《午瀹健康》
6、西芹复合代用茶
西芹复合代用茶纯中药,可以恰到好处的起到快速缓解疼痛、肿胀,并且能有效缓解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行动障碍、身体不适;而且可正常饮食、不忌口、可适量饮酒。这也是其它痛风药物都不具备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