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健康教育 > 健康大讲堂
面部斑痣有方法治疗了
时间:2024/5/14 点击:366 
 

鲜红斑痣又称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色斑(port-wine stains),出生时即可存在。是无数扩张的毛细血管所组成、较扁平、少隆起的斑块,属于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表现为小的红斑到大的红色斑片,不高出皮面,颜色淡红或暗红,形状不规则,压之部分或完全褪色。


疾病原因:【病因病理


由胎儿期成血管组织畸形或原有血管扩张所致。 组织病理显示真皮上中部群集的扩张的毛细血管,但无内皮细胞增生。真皮中上部毛细血管扩张,随年龄的增长,毛细血管扩张逐渐加重;皮损隆起或呈结节状者,除真皮浅层外,其深层及皮下组织亦出现血管扩张;扩张血管腔内充满红细胞,但内皮细胞不增生。


疾病症状:


临床表现:病变常在出生时即有,可发生于身体征何部位,面颈部多见,多以单侧并以右侧常见。鲜红斑痣在婴幼儿时期也有自然消退的现象。皮损表现为一片或数片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片,不高出皮肤表面,指压退色,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多为单侧性,头面部较多见,随着人体生长发育而增大,有时在斑片上可发生小的结节,一般生长到一定大小就停止发展。枕、额、鼻梁部的皮损往往可自行消退,而面积较大者终生存在。


疾病诊断:鉴别诊断


草莓状血管瘤(strawberry hemangiomas)又叫做毛细血管瘤、单纯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血管瘤类型,为真皮层毛细血管内皮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肿瘤。


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 ma1formation)是位于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由充满血液的血窦和薄壁静脉所构成的红、蓝色或紫色病灶。


蔓状血管畸形是由相互吻合的小动脉、小静脉和动静脉瘘构成的一种血管畸形。


毛细血管扩张(te1angiectaia)多因妊娠、慢性酒精中毒性肝病、先天异常、寒冷风沙的不良刺激所致,也可见于酒渣鼻的二、三期鼻及面部表现。


血管球瘤(g1omus tumor)是一种血管性错构瘤,起源于正常血管球或其他动静脉交通支的良性肿瘤


预防治疗:鲜红斑痣的治疗概要:


鲜红斑痣亦可应用市售遮盖霜。可选用以532nm激光、脉冲染料激光为代表的激光器。也可选用带有同步半导体冷却系统的可变脉冲、可变波长ND。对于血卟啉试验阴性的患者可采用光动力学疗法等治疗方法。


鲜红斑痣的详细治疗:


治疗:治疗较困难。可选用YAG585nm激光器结合Q开关技术,但需要多次、较长时间的治疗。亦可应用市售遮盖霜,以遮盖皮损而达到美容的目的。


(1)激光治疗: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进行治疗,治疗后基本不出现增生性瘢痕,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对浅表病灶效果较好,尤其对婴幼儿时期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已成勾国内外认可的首选方法。


氩离子激光(488nm、514.5nm):连续输出的治疗功率1.0~1.5W,光斑直径2~4mm,功率密度15~25W/cm2、每个光斑曝光时间1~2s。照射使血管瘤变白凝固,照射后10s左右局部出现水肿,外周充血潮红,数十分钟后可有水疱出现,1~2周后结痂脱落,瘤体完全消失。氩离子激光脉冲输出:脉冲时间为0.2s,输出能量1.0~2.5 W,光斑直径1~2mm,激光束垂直于皮肤,距皮肤表面2~4cm,每个治疗区域4~5cm2大小范围,如病变面积大,可间隔2cm再行另一区域的治疗。治疗间隔时间2个月。


铜蒸汽激光治疗:适应证、治疗方法均同上。连续输出532nm激光,功率3~5W,光斑直径2~4mm,功率密度45~90W/cm2、每个治疗点曝光时间2~4s,照射使血管瘤变白凝固即可。


也可选用带有同步半导体冷却系统的可变脉冲、可变波长ND:YAG倍频532nm激光,操作方法同上。


红宝石激光(694.3nm):脉冲输出,能量密度35~60J/cm2。照射后局部出现白色凝固点,以后形成褐色痂皮,约2~3周后痂皮脱落,局部颜色变淡。2~3个月重复治疗。


多波长强脉冲治疗仪:使用能量密度15~18J/cm2、脉宽3.5ns,单脉冲照射,照射后瘤体变灰白即可。


但对病变较深、血管扩张和增生表现的病灶效果仍不理想。需配合ND:YAG、C02激光凝固或气化增生结节。用长脉宽1064nm激光凝固治疗效果比较好。治疗参数见单纯性血管瘤

(2)光动力学疗法


又称光化学效应。基本原理:血管内皮细胞对光敏剂的吸收能力远高于皮肤表皮细胞,静脉注射光敏剂后,更多的光敏剂聚集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在局部受到光照射后,病变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吸收较多的光线而产生光毒反应,从而选择性受到破坏,致使血管闭塞。本法主要适用于病程短、颜色浅的鲜红斑痣。


操作方法:对于血卟啉试验阴性的患者,在避光的室内,按2.5~5.0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然后用布遮盖病变以外的区域,采用铜蒸汽或溴化亚铜、氩激光器,治疗参数为功率密度70~100J/cm2、照射病变部位至发白为止。治疗后要持续避光1~2个月。局部常出现明显肿胀,1周后逐渐消退。形成的痂皮一般2~4周后自行脱落。此法治疗次数相对较少,对深色及轻度增厚的病灶也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增生瘢痕的发生率低,消退后色泽较均匀,且不留永久性的色素改变。

0
字体显示: 】 【打印此页】【收藏此页
上一篇: 中医热熨法 巧治常见病 下一篇: 儿童矮小症发病及社会认知状况
地址:河南省商水县新城区健康路中段 电话:0394-5441355 邮箱:ssxzyyzk@163.com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4065612号 豫周公网安备:41160202000017
版权所有 商水县中医院 © Copyright 2017 - 2018. www.ssx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